我們喝水、泡茶、煮湯炒菜等,都會用到可飲用的水。
然而,每個人取得的飲用水方式、習慣不盡相同。其中較為常見是,去加水站裝水或是買桶裝水。
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需要至加水站補水或是購入桶裝水,而深受其帶來的負荷所困擾?
每次看到家人扛著儲水桶,接著倒入飲水機、鍋子或碗的時候,需費盡不少力氣才得以做到。
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倒水的負擔,也可以很安全呢?
徒手倒水、倒裝水桶的問題

今天拿起茶壺或水瓶時,對於重量上,我們沒有太大的感覺。
換成儲水桶或是桶裝水的時候,都能感受到:它真的很重。
倘若場景換到四人一口的家庭,其耗水量可想而知非常大!因此,扛水桶、倒水的負擔可謂增加不少。
不斷地扛水桶、倒水,長期下來,造成的傷害是逐步累積的。可能出現腰痠背痛、肩部和手部可能也跟著受傷。
短期間內很難馬上決定換購新的下置式飲水機或改變飲用習慣。
不過我們還是依照此狀況,採用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減輕倒水的負擔。
如何輕鬆省力倒水?

姿勢
抬起相當重的水桶,記得姿勢要做對,才能降低傷腰的風險。
以下有影片衛教(0:47開始),總之要記住一個原則:背部要打直!
家用飲水機類型、高度不大相同,大致可分成:直接裝桶裝水和以儲水桶倒水。
以桶裝水來說,又可再分成不同重量。
當桶裝水越重或裝置位置很高,建議分段式扛。
找個椅子或支撐平台當做中繼站,不要一下全盤扛在肩和手上。
若是用儲水桶來倒水,其實我會建議分攤倒水。
這種方式比較花時間,而且若儲水桶放地上,就要一直不斷彎腰,對腰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我會建議使用接下來會介紹第 3 個善用取水器來解決分攤倒水的問題。
善用飲水架-適用桶裝水
如果家中是使用桶裝水者,且沒有飲水機或是單純用來煮菜、湯,可以考慮使用找露營用的飲水架。
瓶口裝上水嘴器,就可以省去一直倒水的力氣了!
飲水架的選擇,就看桶裝水體積大小、需求,去選擇即可。
【May Shop】5L露營外出便攜飲水台支架
這款較適用於5公升的桶裝水。
雖然它的規格寫容量10公升以下,但標題寫5公升。
所以是否能裝比5公升還多的水桶,這部分就不得而知了。
【金德恩】傾斜型強化版7-30公升桶裝水 輕巧取水器
相較於上款的差別,在於它可以拆裝,方便攜帶外出或收納。
另外,它可以承重7~30公升的桶裝水!
其他選擇:【ADVENTURE GEARS】竹製飲水架 適用4-8公升桶裝水
雖然也有超過20公升的儲水桶的水桶架,但我覺得可以直接使用按壓式取水器會比較輕鬆。
額外資訊:【OO生活輔具】搖動式省力水壺架
善用取水器
除了水桶支架,也可以考慮使用取水器。
取水器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按壓式洗碗精、沐浴乳那種形式。
取水器有分手動跟電動,就看個人偏好、需求決定即可。
【伊藤生活】桶裝水取水神器 (手壓式取水器)
此為台灣研發的取水器,雖然是手動式,但它適用的水桶範圍廣。
不只適用桶裝水,連超過20公升的儲水桶也適用!(它會提供3種不同大小的圓蓋,以便裝取水器)
尤其是20公升儲水桶,此時可以用此款取水器來分攤裝水。
桶裝水專用電動取水器
如果不想用手動,也可以使用電動取水器。
由於取水器管徑有限制,它僅適用如圖的桶裝水。
ps. 除了此款,還有其他款式、廠牌,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去查唷!
總結
不要小看倒水的動作,光有力氣,動作還是要做對!
稍有不慎或是長期用不對的方法,可能有高機率會傷腰、肩和手等等。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
除了用對姿勢扛水之外,也多加善用外在的協助,如:飲水架和取水器,就能大大減輕一個人的負擔,安全倒水。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小撇步,可以讓你省下未來的醫藥費與看醫生的時間!
希望以上的資訊,能夠幫助到尋找倒水方法的你。
有其他更好的倒水方法嗎?歡迎在下面留言與我分享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