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科技所賜,從家戶都會有的電話,進化到手機人手一支。
手機在現今社會,成了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對於大部分老人來說,並非如此。
以下對話,你應該會覺得不陌生:
- 「喂…喂?……喂! 你講啥?(你說什麼?)」
- 「手機有夠難用餒!」
- 「字幕上的字很小,我看不清楚。」
- 「先按這個,閤來誒?(再來呢?)」
- 「買手機做啥?家裡有電話啊!」
當然還有不乏各種嫌棄或抱怨的聲音。
你就會想:「我買手機給長輩錯了嗎?」或是「還是以後只要留電話就好,不用買手機吧?」
只是想要爸媽或是阿公阿嬤可以方便使用手機的良善出發點,結果一切不如你所預期!
手機對老年人有什麼意義?

因為社會結構的轉變,老人與子女同住比率逐年降低,老人獨居的情形也越來越普遍。
打電話給兒孫、朋友聊天,變成精神上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社交活動。
另外,手機也能作為緊急救助電話:
- 有時候外出可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隨時就可以撥打電話給家人。
不需要特別去找公共電話或是向路人、店家借用電話;另一方面,也能讓家人比較放心。 - 可以直接撥打119或112,不用特別去找電話。
補充資訊:119、112撥打方式: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119、112
手機也有不少娛樂,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像是有玩手遊、看影片,來打發時間。
擁有手機對老人來說,看似不是什麼一件壞事,對吧?
既然長輩知道有這些好處,為什麼還是對手機有些抗拒呢?
為什麼會抗拒手機呢?

主要跟個人因素比較有大的關係:生理和心理。
以生理來說
- 聽力退化
- 視力老化
看手機上的圖示或文字變得相當吃力 - 認知障礙
學習能力降低、短期記憶力較差,學過又忘 - 手部握力退化
- 精細動作協調度差
目前有出不少的老人機,針對生理老化方面提供不一樣的設計,讓長者能夠輕鬆使用,解決上面的問題。
以心理來說
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 拉不下臉給晚輩教
- 害怕弄壞手機
- 認得字不多,手機上的字密密麻麻,不敢亂按
這些會比較常出現在要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長輩上。
除了自己的學習和使用動機很重要之外,心理方面也要克服。
我們需要提供一個友善學習環境,並告訴他們使用手機的目的和功能,讓長輩在學習過程不會感受到壓力,就會提高學習意願。
以我爸來說,他是我全家最後一個接觸智慧型手機的人,也是第一次拿「手機」!
因為他是聾啞人士再加上只有國小學歷,識字非常有限,所以從沒想過要使用手機。
聽說吃足不少苦頭,很多東西學起來後又忘記,當時對智慧型手機滿滿的嫌棄。
嫌棄歸嫌棄,但還是會乖乖找妹妹求教,因為他真的很想跟他的朋友和我們一樣能使用智慧型手機,把他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
更重要的是,智慧型手機可以視訊,這對於聾啞人士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後來,我有問過妹妹,為什麼爸爸後來接受智慧型手機了?
(當時他拿到手機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不在台灣,是由我妹來教)
她的回答,讓我印象很深刻,也是大多數晚輩很難做到的:
就教他啊,教到他會為止!
除了自身學習動機之外,晚輩的耐心、理解也非常重要。
現在,爸爸會拿自己拍的吶喊風格照片做長輩圖,到處傳給他認識的人,想當然我們一家也無一倖免XDDD!
如何挑選適合長輩的手機?

手機可以分成按鍵型跟觸控型(智慧型)手機,這就要看使用者的狀況跟意願。
挑選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條件:
- 手機尺寸要大
對於手部握力較差者,大的手機比較容易抓握
- 按鍵要大(針對按鍵型手機)
手部容易顫抖、精細動作協調度差者,選較大的按鍵會比較好操作
- 螢幕大,字體也要大
對於視力不佳者,除了螢幕大之外,字體大小也很重要。
- 功能直覺好操作
容易提高長輩使用手機的意願;對認知障礙者也比較好簡單操作
- 音量要大
對於重聽長者來說,除了鈴聲要大之外,通話的音量和聲音品質也相當重要。
ps. 如果有配戴助聽器者,可能要打開手機擴音或是讓手機靠近助聽器接收聲音的地方接聽電話。
有些助聽器還可以連接藍芽到手機,此時可以直接用助聽器接電話了!(就是不用拿手機靠近耳朵)
- 緊急救援
有些針對長者設計的手機,會有獨立設計的緊急按鈕,撥到緊急連絡人手機或是119。
想要找到以上條件的手機,並不難!
我幫各位整理以下有針對老人設計手機的廠牌,他們幾乎都有做到以上條件,甚至還有AI語音人工智慧、GPS定位功能等等。
剩下的就看長輩想要什麼樣的功能或款式了!
廠牌 | 購買通路 |
Benten 奔騰 (有摺疊手機、智慧型手機) | Yahoo momo |
INHON 應宏 (有摺疊手機、直立手機) | Yahoo momo |
Hugiga 鴻碁 (有摺疊手機、直立手機、智慧型手機) | Yahoo momo |
MTO (有摺疊手機、智慧型手機) | Yahoo momo |
iNO (有摺疊手機、智慧型手機) | Yahoo momo |
常見問題

已經有「一般」智慧型手機,可以做什麼調整呢?
如果是最近幾年買的智慧型手機,以安卓系統來說,很多廠牌他們都有內建簡易模式或老人模式,用簡化的操作介面、放大文字和圖示,讓長輩能夠好上手。
雖然iOS系統沒有這種功能,但像是放大文字和圖示,還是可以靠設定方式去完成。
關於以上的設定,歡迎參考以下文章:
- 安卓系統:手機簡易模式比較8款設計誰比較易用?
雖然是各手機的比較,但也可以知道簡易模式的樣子和功能。
接著,你再去找長輩在用的廠牌之簡易模式的設定教學就行了。 - 蘋果iOS系統:【教學】快速設定7招,就能讓iPhone變成老人長輩機或孝親機
如果說以上設定的方法,還是沒能解決長輩對智慧型手機的抗拒或是很難學起來,那可能就要考慮一下老人機了。
題外話:室內電話要留著嗎?
對於年輕一輩來說,聯絡方式幾乎是以手機為主,對於有無室內電話這件事很少想過或壓根兒沒想過。
所以就會想長輩既然有手機了,室內電話應該不會用到了吧?
事實上相反,室內電話應該要留!
原因很簡單,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室內電話除了在操作簡便、通話品質較穩定之外,更重要的是:
- 碰到天災,如颱風遇到停電、地震造成基地台倒塌的時候,是唯一可以跟外界聯繫的管道
- 市話打119、110,可以馬上知道你在哪裡
所以,如果有室內電話的話,還是留著吧!畢竟在關鍵時刻,它會是一個救命管道!
總結
通訊設備對我們人類生活影響層面很大,尤其是對老人來說,成為連繫家族之間感情的管道。
手機的選擇,除了思考長輩的需求、狀況之外,我們還要跟長輩溝通,了解他對手機的看法。
在買之前,可以先讓他試用一下你自己的手機一個禮拜或是更久,並教他使用,看看他的反應跟心得,再來決定要買按鍵型還是觸控型手機也不遲!
如果已經有一般智慧型手機,也沒關係。可以多加善用內建的簡易模式,或是自己去設定,讓手機介面更加簡化、好上手。
總之,長輩對手機的要求,就是簡單、直覺、好操作!
你家中長輩有用老人機或是智慧型手機嗎?使用過的心得或感想是什麼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分享唷!
延伸閱讀: